熱門關鍵詞:
熱門關鍵詞:
2.2.6消泡抑泡性能:目前國內紡織行業(yè)實驗室常采用的消泡性能檢測方法有震蕩搖瓶法、通氣鼓泡法、Ross-Mile法和洗衣機法等。消泡性能可采用消泡效率、消泡時間和消泡半衰期等表示,針對發(fā)泡體系而繪制的消泡性能曲線更加形象具體。
1)震蕩搖瓶法測定。室溫下,在100mL的具塞量筒中加入一定濃度的被測發(fā)泡體系水溶液(如l%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鈉溶液)20mL,振蕩30次之后加入一定量的消泡液,同時啟動秒表,記錄起始泡沫體積V0,泡沫體積減少一半的時間(即消泡半衰期)和300s后的泡沫體積V1,并記錄泡沫完全消失時所需的時間。
當發(fā)泡液泡沫不在明顯減少或首次振蕩45min后,再次將塞量筒振蕩30次,記錄即時泡沫體積V2,并記錄泡沫完全消失時所需的時間。
消泡效率=(V0-V1)/V0*100%
抑泡效率=(V0-V2)/V0*100%
消泡效率高,抑泡效率高,消泡時間短,消泡效果好。隨振蕩次數(shù)增加和消泡劑加入放置時間的增長,泡沫完全消失所需的時間也越長。
2)通氣鼓泡法:以一定流速的氣體通過--玻璃砂濾機,濾板上盛有一定量的測試溶液;氣體在通過濾板后在容器(刻度量筒)中形成泡沫。當固定氣體的流速,并使用同一儀器時,流動平衡時的泡沫生成
與破壞處于動態(tài)平衡,所以此法包括了消泡性和抑泡性兩種性質。
3)Ross-Mile(羅氏)泡沫法:在生產及實驗室中,比較方便而且準確地測量泡沫性能的“傾注法”,也屬于攪動法之類,儀器為“羅氏泡沫儀”。
在粗管中裝入一定量的試液(50毫升),泡沫移液管中也裝入200毫升試液。外套管中通入恒溫水,使試驗在規(guī)定溫度條件下進行。試驗時,使200毫升試液自粗管上部自由流下,沖擊底部試液后生成泡
沫。將一定量的消泡劑加入規(guī)定的起泡液中,采用羅氏泡沫儀,測量起泡液中加消泡劑與不加消泡劑時產生的泡沫高度。一般以試液流下5分鐘后的泡沫高度(毫米)作為起泡能力的量度;但也常以起始泡沫高度及泡沫破壞一半(即泡沫高度為起始高度的一半)所需的時間表示起泡性及泡沫穩(wěn)定性。
4)洗衣機法:在生產及實驗室中,也有采用帶加熱的滾筒洗衣機來評價消泡劑的泡沫性能的。以上4種測定方法,各有側重,可根據(jù)實際應用的工序和所適用的環(huán)境來確定。
2.2.7其它性能:
1)消泡劑水分散性。攪拌下,將909工藝水分次緩慢加入裝有109消泡劑的燒杯中,輕輕搖蕩,觀察其在水中的分散情況(優(yōu):迅速擴散;中:大部分分散很慢,且有少量絮狀物較難分散;差:不易分散,且絮狀物較難消失,杯壁有油)。
2)耐高溫(高溫高壓蒸煮試驗)。取一定量消泡劑YAT722于燒杯中,用4倍左右的水稀釋均勻,置于高壓鍋內蒸煮,當溫度上升到130。C時開始計時,恒溫恒壓蒸煮2個小時,冷卻降溫至室溫。取出樣品觀察耐高溫高壓(130士2℃,2h)性能及有無分層、油滴漂出。
3)耐剪切(抗高剪切性能測試)。取樣品100mL,攪拌下用水稀釋至500 mL,分別加熱至85℃、95℃,于高速剪切機下以3000rpm剪切l(wèi)hr,停止剪切,觀察析油情況。
4)耐電解質、耐酸堿、配伍性和粘稠度等,可根據(jù)客戶實際應用的工序和所適用的環(huán)境,參照資料來合同約定。